传播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打造有影响力传媒品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我社党委书记刘峰松带队赴南京院所调研
2017/5/24 编辑:
【打印】 【关闭】

  5月16日~18日,我社党委书记刘峰松带队前往中科院南京分院,考察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南京土壤研究所的标本馆、博物馆,并就“打开标本馆”系列原创科普图书与院所合作一事,与南京分院、南古所、土壤所领导进行座谈,同时对本报可与南京院所进行合作的其他形式也进行了探讨。

  5月16日下午,刘峰松书记一行人首先来到南京分院,与朱怀诚书记等分院领导进行座谈。刘峰松书记首先介绍了“打开标本馆”系列科普图书策划的情况。他说,“打开标本馆”系列科普图书将聚焦中科院各研究所标本馆中的珍贵藏品,介绍这些标本及其背后的科学家和挖掘故事。中科院在全国有30家标本馆,据了解,南古所和土壤所的标本馆藏品众多、种类丰富,其中不乏国宝级藏品。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报社与研究所合作,将这些标本的故事传播出去非常重要。“打开标本馆”系列科普图书将首先以栏目形式在《中国科学报》周末版刊登,然后结集出版。

  朱怀诚书记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当前科普宣传非常重要,南古所和土壤所藏有的标本非常丰富,在科普方面有独特优势。现在科普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欢迎,南古所的古生物博物馆非常火爆,土壤所标本馆参观人数也越来越多。朱怀诚书记表示,南京分院将全力支持此次报社与研究所的科普合作,希望“打开标本馆”栏目未来能够形成系列丛书、创出品牌。

  随后,刘峰松书记还与南京分院领导还就报社与南京院所未来可以密切合作的领域,比如研究所、重点实验室的周年宣传等,进行了探讨。

  5月17日上午,刘峰松书记一行人来到土壤所,参观土壤所标本馆,听取了张甘霖副所长对土壤标本的介绍。随后,与蔡立书记等所领导及标本馆负责人进行座谈。在听刘峰松书记介绍完“打开标本馆”系列科普图书的情况后,蔡立书记表示,标本馆是将科学研究与展示功能相结合的地方,“打开标本馆”栏目以标本为切入点,将研究人员的成果展现出来,是个非常好的方式。土壤所将尽力为“打开标本馆”项目提供支持。

  5月17日下午,刘峰松书记一行人又来到南古所参观标本馆、博物馆,并与杨群所长、詹仁斌副所长等所领导进行座谈。杨群所长表示,所里高度重视科普工作,不少研究人员都在积极写作科普文章、图书,所里还推出了微信公众号、化石网等网络科普平台,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所里非常重视此次与报社在“打开标本馆”项目上的合作。詹仁斌副所长则介绍了南古所标本馆的馆藏资源,包括20万件模式标本和在研标本馆的100多万件标本等,表示科研人员在澄江生物群、西藏、南极等地的标本挖掘和研究,都有非常精彩的故事可挖掘。

  此次南京调研之行,刘峰松书记一行人了解了两个研究所标本馆的藏品资源,获得了分院和研究所领导的大力支持,确定了联络对接人,为“打开标本馆”系列原创科普图书项目的顺利开设奠定了基础。

 

刘峰松书记带队参观南京土壤研究所标本馆

  刘峰松书记带队与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领导进行座谈